市房产登记服务大厅办证不“压件儿”
申请、受理、审核、登记、发证——140个摄像头时刻关注着145个服务窗口的运转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指挥中心会及时发出调度指令予以处理……
5月19日,记者从沈阳市房产登记服务大厅了解到,今年年初该大厅重新投运以来,通过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日均接待用户6000多人次,受理各类房产手续1600件,从未出现积压现象。
软硬件:达到全国一流水准 市房产局权属登记中心主任刘戈介绍说,去年该中心对沈河区金厦广场一至三层的市房产登记服务大厅进行了改扩建,在软硬件建设上达到全国一流水准。
服务大厅一楼、三楼新增设了两个“环岛式咨询台”,选派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充实咨询台力量;在二楼专设了一至三层服务大厅指挥调度中心,负责协调驻大厅各单位、各部门业务衔接,指挥10辆便民服务车上门服务,督办疑难问题及百姓投诉事件,督察内部人员服务形象及服务质量,力求“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增加办事窗口及人员,由原来的96个窗口增加到145个。
普通件:5至10分钟窗口办结 当天10时左右,记者在服务大厅看到,五六百名用户坐在椅子上静候电子屏幕自动排号;各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娴熟地受理各种房产手续。
“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与奖惩考核指标直接挂钩。”服务大厅运行总指挥纪长顺介绍说,对于百姓办得最多的预告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存量房转移登记等“普通件”,窗口受理必须在5至10分钟内办结。
特殊件:上门服务+绿色通道 5月6日,对于在沈阳第一监狱服刑的张某来说终身难忘——这一天,应张某与其妻子冯某请求,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在监狱里为夫妻二人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
据介绍,为满足“老弱病残孕”、行动不便和大宗业务服务群体的办事需求,服务大厅购置了10辆便民服务车,主动上门受理业务;对住院治疗、出国留学、上学落户、急于回款等急需办结登记手续的用户,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置了急件、大宗业务、境外埠外及押旧买新等办事窗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手续。
便民措施:缩短时限+延时服务 “大厅内通过电子排号系统合理分配、电子受理程序自动定位及电子质量监察系统跟踪的全程服务,使窗口工作完全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用户不必担心在大厅排队、办件、取件过程中有‘熟人加塞儿’的现象发生,有效地提高了窗口办事效率。”纪长顺介绍说。
服务大厅大幅压缩了原有办事时限:抵押权注销登记由10个工作日变为即时办结,存量房转移登记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抵押权登记由10个工作日变为6个工作日,在建工程抵押由10个工作日变为5个工作日,预告登记由10个工作日变为6个工作日。
为解决“上班族”工作时间内不方便办房产手续的难题,3月下旬服务大厅推出了“周六正常办公”和“午间加时服务”举措,深受欢迎,目前日均受理量已由刚开始的几十件猛增到700多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