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今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各实现5000亿元的“两个5000亿”战略目标。这是沈阳市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着眼于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结合沈阳实际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实现“两个5000亿”的目标,事关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沿海不少省市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力向“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大上海”、“大广州”,已开始展露勃勃生机。沿海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崛起,全国的发展处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各地的发展速度迅猛,来势咄咄逼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正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果把沈阳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审视,可以看出,“十一五”以来,沈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一些指标的绝对值还有一定差距。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要抢占制高点,必须以大气魄出大手笔,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起点上,在各种发展条件发生积极、有利的巨大转变后,应该站在全国找对手、比强手,向更高的目标加速前行。沈阳今年经济总量要进入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一集团”,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只有奋勇当先,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以不低于实施振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不低于沿海开放城市平均增长速度,才是适应形势之举,才是唯一的出路。以“两个5000亿”为代表的发展目标体系,必将激励沈阳市上下继续保持发展激情,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的需要
未来五年,既是沈阳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激烈竞争期,更是振兴关键期。沈阳努力实现三大发展目标,除了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外,还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明显提升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水平。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意义重大。如果“十一五”的“收官”收得好,就会为“十二五”打下坚实的基础,沈阳就能够加快发展,乘势而上,就会赢得后五年的主动;反之,如果今年没有较快的发展,错过了机遇,就会十分被动,沈阳在新一轮竞争中就会有掉队的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发展就不能缩短差距,不发展就不能找到出路。沈阳要想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就要结合自身实际,以超常手段实现超常目标。以“两个5000亿”为代表的发展目标体系,是沈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求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是沈阳向新的目标进军的号角。
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目前,沈阳市还存在经济增长质量还不够高,部分城区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收支矛盾突出;具有牵动力、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不够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土地综合收益较低等矛盾。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投入、高能耗实现,从总体上看,仍属投资拉动型和数量扩张型发展。解决上述矛盾,要求必须把“好”与“快”很好地统一起来,做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快”,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只要是符合加快发展的“好”,能搞多好就搞多好。以“两个5000亿”为代表的发展目标体系,必将为沈阳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创造更佳的条件。
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沈阳的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如果发展速度上不去,就难以增加财力,难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难以有效利用经济调控手段强化社会事业的薄弱环节,难以改善城乡的面貌;如果发展速度上不去,就难以持续快速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难以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福利待遇,难以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发展就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不发展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以“两个5000亿”为代表的发展目标体系,是和谐沈阳建设的新标杆,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福祉所在。
实现“两个5000亿”目标是一场“硬仗”
实现“两个5000亿”目标是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任务更是如此。去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3676亿元,增长22.2%。按照目前的增速测算,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5000亿元的目标,增量为1330亿元,需要实现36%的增幅。这是一个超常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沈阳近八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纪录将被刷新。从实施振兴战略以来的实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连续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沈阳经济的重要力量。如果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必将形成近八年来的一个新高峰。因此,实现“两个5000亿”目标是一场“硬仗”。
实现“两个5000亿”的目标,必须解放思想,开动机器,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沈阳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沈阳市委的战略决策上来。必须切实增强加快追赶、奋力赶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想发展之策,谋发展之举,走发展之路,创发展之绩;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敢在思想禁区挑战,敢在认识误区较真,敢在实践盲区探索,做到思想上永不僵化、永不自满,发展上永不懈怠、永不停滞,积极应对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实现“两个5000亿”的目标,必须创新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增添发展动力。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做好“优化、突破、提升”工作,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在调整中扩增量,在发展中促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强化产业竞争力,抓好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提升社会生态效益,坚持走具有沈阳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构建具有沈阳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实现重点空间的新突破,进一步加强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启动连接带的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继续做优重点发展空间和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做好优环境、惠民生工作,紧紧抓住筹备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有利时机,努力打造中国北方一流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深入实施以办实事为重点的各项民生工程,真正让振兴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张 涛(作者单位:辽宁社科院、沈阳市社科联)
|